夏季「蜱虫病」进入高发期,紧急处理赶紧get
作者:宣传科 内容来源:新余第二医院 点击数: 更新时间:2018-07-06
炎热夏季,大家不仅要面临高温的威胁,各种蚊虫叮咬而导致的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。
前两天,「一家三人被虫咬伤,两人不治身亡」的新闻被爆转,引起了大家的关注。
江苏宋先生的小舅和岳母,先后被同一种虫子咬伤,造成多器官衰竭,最终病重不治。
悲痛欲绝的宋先生在为家人办丧事的时候,也被这种虫子叮咬,出现高烧、头晕、神志不清,所幸及时就医,才转危为安。
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它——
蜱虫
蜱虫是什么?为什么会如此可怕?今天我们请来了李志量老师,赶紧给我们说一说。
隐藏在夏季户外的杀手——蜱虫
蜱虫在夏季活动频繁,通常出没在草丛、灌木丛、森林等植物茂密的地方,有的还会藏在人或动物的毛发中。
蜱虫体型很小,大概绿豆这么大,但吸血之后会明显胀大。
夏天人们穿着清凉皮肤裸露在外,户外活动增多,可能一不小心就被蜱虫给「盯上」。
相对于成人,喜欢去树林、草丛玩耍的孩子们,则更容易成为蜱虫的目标。
网上搜一搜发现,孩子被蜱虫叮咬的新闻接连发生。
上周,杭州一个 2 岁的孩子被蜱虫叮咬,吸血的蜱虫身子都钻进了孩子脚趾,仅剩虫子的脚还露在皮肤外面。
上个月,一个 4 岁孩子外出回家后,后脑勺也被蜱虫叮咬,医生费了好大一番劲儿才夹出来。
被蜱虫叮咬后,可能还会出现高热、头痛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,病情极为凶险!很多人会误以为是感冒发烧,结果耽误治疗。
蜱虫最大的特性就是会钻进皮肤吸血,可能在吸血的时候将毒素注入到人体内,引起「蜱瘫痪症」,少数情况下还会导致死亡。
国外一个小女孩,前段时间因为蜱虫导致瘫痪。
在传播疾病方面,蜱虫的威力也不可小觑。
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资料显示,蜱虫可以携带传播 83 种病毒性、 31 种细菌性和 32 种原虫性疾病。
蜱虫,真的是不可不防。
发现蜱虫叮咬,千万别硬拽!
看到这里,肯定很多人会说:蜱虫这么凶猛,发现后到底要怎么办?拍死吗?
不能拍!
蜱虫的「嘴巴」有倒刺,刺入皮肤后很难被拔除,如果处理不当,蜱虫的口器残留在皮肤内,可能会引起发炎甚至感染。
正确的方法应该是:
1. 用专用的镊子或钳子夹住蜱虫的头部,注意不要夹腹部;
2. 垂直向上拔出,不要手抖;
3. 取出蜱虫后,用碘伏给伤口消毒;
4. 拔下来的蜱虫可以用塑料袋或瓶子密封,万一伤口恶化,也能作为医生处理的参考。
如果蜱虫叮咬得很牢固,或者钻入过深,建议直接请医生处理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不要用硬捏、死拽、火烧等方式取,很容易折断蜱虫的口器,还会刺激蜱虫分泌出更多唾液,增加感染的可能性。
另外,被蜱虫叮咬后,如果有携带疾病,潜伏期可长达 1 个月,所以一定要仔细观察孩子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有没有高烧不适等症状,一旦不对劲,就赶紧去医院检查。
夏日带娃外出玩耍
5 点防护要做好
1. 全身武装
如果需要去树林或草丛游玩,尽量穿浅色长衣长裤,方便发现蜱虫。扎紧裤腿,不要穿凉鞋拖鞋露趾鞋。尽量少露出皮肤,别给蜱虫可乘之机。
2. 涂驱虫产品
根据美国儿童协会和美国环保署的意见,两个月以上的孩子可以使用避蚊胺、派卡瑞丁、驱蚊酯;三岁以上的孩子,还可以选择柠檬桉油。
3. 游玩耍后全身体检 + 清洁
户外活动完回家后,重点检查孩子的肘窝、腋窝、脖子、耳朵背、腹股沟等虫子容易藏匿的地方,头发里面也要仔细检查,看看有没有小红点、肿包等。
4. 尽量远离「是非地」
尽量不要带孩子去草丛、草地、树林、绿化带,即便要去,也要做好防护,尽量不要长时间逗留。
5. 给宠物定期除虫
蜱虫不仅会叮咬人,动物也是它的寄生目标。如果出门带了宠物,回家后也要仔细给洗洗澡做个检查。
尽管被蜱虫咬伤的概率比较低,但只要有 0.001% 的可能,也要花 200% 的努力把小火苗彻底掐灭。
来源:丁香医生 李志量
编辑:宣传科 张璐
(如有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)